1.提高加速度和相關性
加速和相關性本質上是矛盾的。增加加速通常會犧牲相關性。從實驗技術的角度來看,提高加速度并不難,但要同時提高加速度和相關性是困難的。無論客戶要求還是技術發展,提高加速度和相關性都是氣候與環境測試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
2.開展多因素綜合測試
由于材料受自然環境中多種復雜因素的綜合影響,為了更現實地再現材料在自然環境中的腐蝕和老化,需要盡可能多地綜合考慮多種自然環境因素。近年來,模擬海洋氣候環境的加速試驗方法向多因素試驗方向發展。多因素模擬加速試驗方法分為多因素組合循環模擬加速試驗方法和多因素模擬加速試驗方法。多因素模擬加速試驗方法能夠更真實地模擬由于兩個或多個主要環境因素同時作用而產生的多個環境因素的協同效應。
3.開發環境適應性仿真
1992年7月,美國國防部研究與工程局將“環境影響”列為“美國國防部核心技術計劃”的112項核心技術之一。研究、建模和仿真空間環境對自然平臺和人工平臺(如飛機、導彈、艦船等)的影響。在建模和仿真研究方面,美國陸軍在阿伯丁試驗場、紅石測試中心、達格威試驗場和尤馬試驗場等試驗場進行了自然環境和誘導環境對設備和材料性能影響的虛擬實驗。在分析環境適應性規律和建立數學模型方面,我國學者開創了灰色理論,并成功地應用于環境影響規律;神經網絡仿真模型理論已成功地應用于環境行為規律的建模和仿真。在積累大量可靠基礎數據的基礎上,實現裝備環境適應性仿真是裝備環境工程的發展方向和目標。